反催收黑产下的新型骗局
作者 l 木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传统金融行业也凭借信息化加持,实现更大范围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一股黑产势力——反催收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收割借款人的剩余价值,并持续威胁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日前,央视财经频道曝光了违法反催收乱象,一些不法人员利用相关政策,通过伪造病例、渲染悲情处境等方式,拖延逃避还款,甚至将其作为一种服务,以此牟利。
反催收黑产下的新型骗局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截图
反催收产业下的新型金融骗局
在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中,所谓的“反催收”,是指一些组织教唆债务人逃债,从而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各类“反催收”组织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向债务人传授“减免利息”“延期还款”的技巧。不过,作为回报,一般要求借款人按一定比例提前支付一笔手续费,看到这里,骗局属性已具雏形。
不过,由于直击借款人“痛点”,反催收在金融圈内快速盛行,不少借款人也愿意铤而走险,为反催收创造了生长土壤。
由于反催收大多采用互联网方式的线上交易,普通借款人基本无法探查其工作结构,信息不对称性很高,容易滋生骗局。且该行为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即便债务人因此受骗,也很难通过法律等正规途径进行追责或者维权。
根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及公开信息,遭受反催收骗局的借款人不在少数。不少人在缴费之后,反催收不仅没有为其实现债务展期或者减息免息,甚至通过各种方式,让借款人不断充值,而最终借款人不仅没有获得债务上的展期或减免利息,反催收组织还彻底失联,借款人则无故蒙受经济损。
更有甚者,借款人在与反催收人员达成“合作”后,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个人身份证、实名电话、银行卡等重要信息也被泄露给某些其他借款机构,借款机构则就此诱导借款人再次借款,一旦借款人还不上钱,曾经的反催收团队便再次出现。如此循环下,反催收人员“贼喊捉贼”套路借款人,完成多次循环收割,持续让借款人遭受损失。
反催收黑产下的新型骗局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截图
而且,有行业人士表示,遭受反催收诈骗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主要是22-35岁,具备一定还款能力,并对征信修复有一定诉求的逾期借款人。事实也的确如此,这类人对新鲜事物具备较高接受度,而且熟悉互联网操作流程,对于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因此也更容易接触到反催收信息,进而上当。
但这些年轻人作为时下金融消费的核心人群之一,一旦这些年轻人被反催收利用,不仅会直接影响这些年轻人的正常生活,还会给其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自2020年以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及大多数城商行不良率普遍有所上升,有银行不良率一度超过6%,一年内增加两倍之多,债闹兴风作浪,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坏账风险,而反催收正是助长债闹的方式之一。长期来看,债闹势力和不良风气还可能衍生到其它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消费),影响社会稳定。
反催收产业的底层逻辑
回看反催收发展路径,不难发现,除了信息化时代让信息触达的精度、广度和速度更快更高效,催生反催收组织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近年来借款规模及逾期问题的增加,让反催收人员在恶意逃废债过程中看到“商机”从而产生邪念。另一方面,有些人也将反催收作为套利工具,助长了反催收气焰的增长。
因此,反催收严格来讲,更像是普通逃废债的升级化和产业化,属于一种具备主观性、主动性的恶意逃废债。
其主要表现形式则有两种:
一是债务人通过伪造病历证明、贫困证明、编造艰难处境,甚至恶意投诉金融机构、助贷平台或催收人员等方式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二是各类地下“反催收”组织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向债务人传授减免息差、延期还款“技巧”,教唆、煽动其主动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债款。
事实上,近年来,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合规化、正规化。不仅在利息设置及催收方式上更加合理合规,而且不少消费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引导用户合理信贷,整个金融行业也在朝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改善老百姓消费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反催收势力的增长,则在影响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并让无数陷入其中的借款人蒙受经济损失。
正因如此,2021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明确将“反催收”组织定义为“违法违规组织” ,行业专家也提示,各类网络平台要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相关金融机构也应加强监管。
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以广大借款人为主的反催收客群,在合理信贷的同时,更应该加强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从自身出发认识到反催收的违法违规性,不要对其抱有侥幸心理,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